潤滑行業一站式解決商-南通賽富潤滑油科技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
132-2217-5599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南通賽富潤滑油科技有限公司

固  話:0513-82108986

手  機:132-2217-5599

聯系人:戴輝 先生 

地   址:江蘇省海門市瑞江路2號

行業新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

原油跌至70美元 四千億煤化工投資直面零利潤

來源: 時間:2019/4/12 13:56:57

去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一路高歌猛進,化工產品價格紛紛創出新高,一些涉足煤化工的企業因此獲得了巨額收益。今年六月份,根據當時記者不完全統計,34家上市公司在建或擬建的煤化工項目支出大約在4000億元,當時本報曾做了一篇《4000億巨資豪賭煤化工34家上市公司直面五大風險》報道,對部分公司紛紛上馬煤化工項目以及盲目擴張的行為提出質疑。毋庸置疑,發展煤化工的前提就是高油價,現在國際原油價格已經由之前的接近150美元/桶跌至70美元/桶以下,油價暴跌對煤化工公司的影響幾何?會對煤化工產業的發展前景產生怎樣的影響?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由于油價已經由近150美元/桶下跌至70美元/桶附近,雖然同時煤價也有所下跌,但跌幅遠遠小于原油,目前煤化工中主要的煤制油和煤制甲醇項目等成本優勢已經不明顯,油價的暴跌對煤化工產業特別是煤制油和煤制甲醇項目產生了明顯的負面影響。另外,由于受全球宏觀經濟不景氣影響,目前的油價下跌趨勢是否會延續?以目前的煤炭和原油價格來看,現在煤化工企業的盈利空間已經不大,如果未來原油價格繼續下跌,那些紛紛上馬煤化工項目的企業將面臨虧損危機。


油價高漲 煤化工項目一哄而上


去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扶搖直上屢創歷史新高,價格由2007年初的50美元/桶一路上漲至2008年7月11日的147.25美元/桶,很多國際投行甚至預計,未來原油價格將突破200美元/桶,全球已經進入高油價時代,原油似乎遇到了一波前所未有的大牛市。


與此同時,隨著油價的飆升,以石油為原料的化工產品價格也紛紛創出新高,給煤化工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使得從事煤化工的企業利潤暴增。在暴利的誘惑下,上市公司掀起了投資煤化工的熱潮。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已明確投資煤化工項目的上市公司高達34家,而其他直接間接參股煤化工的公司數量更為龐大。


這些公司投資煤化工項目絕非是小打小鬧,數百億元的大手筆也屢見不鮮。中煤能源去年年底投資138.59億元,聯合中石化等共同開發420萬噸/年甲醇項目和300萬噸/年二甲醚項目,該項目共投資358億;神華集團等三家公司在包頭的煤制烯烴項目共投資115.6億元。粗略一算,除去煤制油項目,這30家公司投資煤化工項目資金就接近1500億元。此外,神華集團還正在規劃寧夏、新疆、內蒙古呼倫貝爾的煤液化項目,預計投資在2000億元人民幣以上;山東兗礦集團榆林煤變油項目總投資約109億元,再加上潞安和伊泰煤制油項目,4家公司投資煤制油項目的資金達到了2500億元。合起來看,34家上市公司投入煤化工的資金將高達4000億元。


為什么會出現公司一哄而上,爭相投資煤化工項目的情景?業內人士分析,在當時的情形下,石油價格的持續高位增加了石油化工的生產成本,而以煤為原料生產的化工產品成本要低得多,從而變相地提高了煤化工產品的競爭力。而相關公司投資煤化工項目就是確信石油漲價的大趨勢,對煤化工項目寄予厚望。


不過,當時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周大地曾對記者指出,煤化工行業發展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他表示,油價處于高位運行,煤化工的確具有成本優勢,但如果油價下跌那么煤化工將面臨成本壓力。當時有部分有識之士指出,現在公司一窩蜂發展煤化工,"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也要上",未來煤化工這塊餡餅極有可能變成陷阱。


風險加大 發改委叫停煤制油


9月4日,發改委將其一個月前發布的《關于加強煤制油項目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再度重提,目前可以繼續開展工作的煤制油示范工程項目有已開工建設的神華集團公司煤直接液化項目,神華寧夏煤業集團公司與南非沙索公司合作的寧夏寧東煤間接液化項目,需在認真進行可行性研究后按程序報批,未獲批準前不得擅自開工。除上述項目外,一律停止實施其他煤制油項目。目前,得到國家批準試點的煤制油項目有神華320萬噸、兗礦100萬噸、山西潞安和內蒙伊泰兩家各16萬噸的共4個。


一煤化工行業資深人士指出,煤制油項目叫停是源于控制風險。國家考慮到資源保護、環境和水資源平衡,以及國內煤化工投資過熱的問題,在2007年初暫停了煤制油項目審批 (一般不批準年產規模在300萬噸以下的煤制油項目),同時《煤化工產業規劃》在征求意見稿出臺后,正式文件一直沒有出爐。不過,雖然2007年國家暫停了項目審批,但一些地方政府仍在籌劃上馬煤制油項目,包括一些煤炭資源并不豐富的地區,因此在近期油價大幅回落后,國家叫停了煤制油項目。


發改委的通知也指出,這兩年年來,隨著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和國內成品油需求增長,不少企業紛紛開展煤制油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有的還規劃了很大的煤制油建設規模。但煤制油項目是人才、技術、資金密集型的項目,投資風險大,目前無論是產品方向、工藝路線、技術裝備,還是運營管理、經濟效益等方面,都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肖元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減輕對進口原油的依賴,保障國家能源的安全,一直是國家考慮的問題,當初在我國缺油以及油價不斷上漲的背景下,國家發改委批準了這四個項目可能就是出于戰略考慮,近期原油需求減弱、價格大幅回落,國家叫停煤制油也在情理之中。


根據業內人士測算,如果按照煤炭價格400元/噸,20年固定資產折舊和7%的利息成本測算,煤制油的出廠成本對應油價大概在60美元/桶。目前來看,煤制油項目似乎還有一定利潤空間,但是實際上操作起來利潤空間并不大,因為煤制油工程對水的消耗量相當大,若直接液化每生產1噸成品油耗水量為5噸~6噸,間接液化,耗水量約10噸~12噸,而我國主要產煤區山西、陜西、內蒙古的水資源相當匱乏,在這些地區發展煤制油項目,保證水資源的充足供應也是一大難題。另外,在國內外經濟下滑趨勢明顯的情況下,國際油價在投機資本不斷撤退時已大幅度回落,石油價格未來是否長期維持高位,還值得推敲。當煤炭價格上漲達到600元/噸,煤制油成本將上升到74美元/桶,若油價維持在80美元/桶,煤制油盈利空間基本為零。


甲醇腹背受敵 價格縮水過半


甲醇行業是近年來崛起的,因為煤氣化的主要產品是甲醇,而甲醇又是二甲醚、烯烴、甲醛、醋酸、聚乙烯等下游產品的重要原料,使用非常廣泛,而且甲醇及其下游的二甲醚能夠替代石油,所以這幾年發展非?,很多公司紛紛涉足煤制甲醇項目。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甲醇價格下跌,與前期油價上漲,同時產能釋放過快有關。據天相投顧行業研究員趙鵬程介紹,根據他們的統計,2008年~2010年在建,以及擬在建的煤制甲醇項目達到3700萬噸,而2007年甲醇的銷售量才只有1000萬噸,甲醇產能的增量明顯快于需求增量。


外圍方面,中信證券劉旭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油價下跌對甲醇產業影響肯定負面。在國際油價暴跌、需求下滑的預期下,甲醇價格下調在所難免。未來甲醇價格走勢與煤價、油價密切相關。長江證券煤化工研究小組組長徐斌指出,由于煤制甲醇壁壘不高,很多公司還繼續在建甲醇項目,未來甲醇產能還可能會進一步增加,而甲醇價格,恐將更加脆弱。


業界的擔心并非不無根據。今年年初華東地區甲醇價格從2900元/噸一路穩步上揚,到5月底,價格一度攀上4930元/噸。但其后,華東地區甲醇價格又一路下滑,10月14日跌至2500元/噸,這一價格與甲醇2400元/噸的生產成本近在咫尺。而甲醇期貨價格下跌更加瘋狂,本周一收盤后,上海石油交易所(SPEX)出臺"限空令",希望以此結束甲醇電子盤國慶后連續6個跌停的態勢。周二,甲醇電子盤雖然以漲停開盤,但不久又被洶涌的賣盤吞沒而告跌停,加上周三的繼續跌停,SPEX的主力品種甲醇已在國慶后連續8天跌停,甲醇行業一下子從暴利進入寒冬。


在短短4個月中,甲醇價格從每噸4900多元,下降到現在的近2000元,甲醇企業迅速從波峰跌到波谷,價格已縮水過半。由于近年甲醇產業效益不錯,不少上市公司涉足了甲醇,使得產量大增。而目前,甲醇現價跌進成本線,在三季度,以甲醇為主業的上市公司的利潤無疑將受到重大影響。